文|翟超 上海鲁班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咨询顾问
BIM技术作为建筑信息化大家庭的重要成员,肩负着从“信息化”到“自动化”再到“智能化”的发展使命。
项目利润现状
利润是企业在满足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竞争规则条件下所追求的重要目标,本质上说这是企业存在的重要根基之一。从公开的经济数据来看,建筑业情况并不乐观:绝大部分建企的利润率都非常低,基本上在1~3%左右。这种高产值低利润的现象与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外部市场环境相去甚远。建企利润空间上压下托,利润率低主要有以下因素:
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加强。房地产行业作为建筑行业的上游是建企收入的“来源地”。近年来,由于国家宏观调控加强,限购令、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房价控制等一系列政策的相继出台。使开发商们纷纷收紧银根,并将这些压力以某种方式转加给建企:最低价中标不断恶化、垫资金额不断提高、下浮比例不断增加、支付条件越来越差、合同陷阱越来越多等等。引用某建企一位总经理的话:“现在的建筑企业想活下去,真的有一定的难度。活是做不完的,钱是赚不到的”。
恶性竞争盛行。细心的人会发现建企的广告几乎千篇一律:企业资质、企业法人、经典工程项目、奖状和证书等等,这种现象的本质导致了建企在市场环境中完全是同质化的竞争。没有差异性,竞争的趋向就是价格战,无止境的下浮,不间断的投标压价最终必定会自食恶果。
项目管理流于形式。建企都有一套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流程、制度与管理方法,但是由于在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不能及时、准确地提供数据,管理层只能依靠经验“拍脑袋”决策,使项目管理流于形式,并不能真正起到成本管理的作用,从而造成项目成本管理的失控,形成项目利润的巨大漏洞,引发一连串的经济问题。项目管理人员成了“救火队员”,到处解决突发问题,增加的不仅仅是管理成本。
项目成本快速上升。近年来,项目成本不断增加,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水泥、黄沙、钢材等原材料短短几年翻了一番。同样,劳动力输出、人力成本和福利待遇水平也对项目成本造成巨大冲击,以上海的建筑行业人工工资为例2006年大约60元/工日,到了2011年已经超过200元/工日。当今的中国建筑行业,“三廉”和“人口红利”已成为历史。
一收一支挣利润
众所周知,利润等于收入与成本的差额。然而,由于工程项目具有周期长、数据海量等特点,对于收入与成本都有一个核算的工作,预算员理所当然成为项目五大员之一。
在某一时间点上需要考虑的利润计算数据包含:收入部分的合同金额、已收入款项、未收入款项、预计收入款项等;成本部分的已支付劳务班组款项、已支付供应商款项、未支付劳务班组款项、未支付供应商款项、已支付管理人员工资、未支付管理人员工资等等。同时,还需要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原理和复利计算方法。要想做到项目精细化的管理,就必须在任何时间、任何区域、任何工序及时、准确的掌握到这些海量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和原因查找,从而优化和改善项目管理的流程、制度与执行力。
针对以上问题,从资金现金流的角度来考虑可以分为“该花多少钱?”(计划的、上游未支付的、未支付给下游的)与“已花多少钱?”(实际的、上游已支付的、已支付给下游的)。第二项“已花多少钱”利用银行信息化系统和企业自身的ERP平台已经可以很好的进行记录和后期快速准确的进行数据分析统计。然而,第一项:“该花多少钱?”却成为了项目管理中巨大的难题,项目管理人员通常只能凭经验或指标进行粗放式的计划管理,其结果与实际相去甚远,这成为项目管理漏洞和项目利润流失的重要根源之一。
BIM神器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被称为建筑业生产力革命性技术,住建部的《“十二五”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确立了BIM技术在中国建筑信息化发展中的核心位置。
BIM具有可拆分式三维全专业立体表现形式和构件级基础数据库两大特点,实践证明,这两大特点可以有效地管理建企项目中的相关问题和提升项目利润空间。根据我国工程项目中设计与施工分离的情况,BIM也可以分为设计BIM与建造BIM两部分。这里我们重点分析建造BIM在项目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在建造全过程阶段,依据不同的要求、规范和相应措施,可以对BIM系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不同层次的处理。这里根据项目利润要求主要分为预算BIM(收入)与施工(BIM)。这两套建造BIM系统根据不同的要求按照“创建—维护—共享”的规律支撑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提升项目利润空间。
预算BIM——收入。预算BIM是根据施工合同、施工图纸、图纸会审纪要及相关的国家规范、地方规范等与业主书面确认技术核定单、签证单、工程联系单、变更单等的相关规则和文件内容,在进行工程项目预算书编制过程中创建、维护、共享的BIM模型数据。从招投标开始一直到竣工结束,预算BIM贯穿了整个项目管理全过程,是针对上游业主方支付等重要的依据手段。
当前,我国的工程承包合同模式主要有:固定总价合同与固定单价合同,这两种合同模式的共同特点是在合同签订后施工过程中综合单价不予以调整(通常合同模式规定在竣工结束后如主材价格超过±5%予以调差)。因此,过程款无论是按照工程阶段(如:地下一次结构出±0.000);或是按照月进度支付(通常每月25号进行进度款申报审核),都关系到过程预算中工程量的确定。预算BIM随时、随地、随意拆分工程量的特点正满足了这一需求。
另外,我国工程项目合同中包含的经济经济分析方式通常有清单和定额两种模式:清单又分为国标2008清单、港式清单、在前两种基础上演变的企业清单标准(如金地地产)。定额分为各地方定额和在地方定额基础上演变的企业定额标准(如绿地、保利等)。无论哪种方式都有其自身具备的计算规则、规范、项目划分等规定,预算BIM的计算要求灵活性恰符合了在各种标准中切换的条件,极大的提高预算数据获取分析的效率。
现以某政府项目为例(通常含有国有资产的项目采用全国2008清单的固定单价合同模式,并按月支付进度款项),介绍预算BIM在全过程预算数据管理中的应用。在招投标阶段建企根据招标图纸和招标文件及业主方确定的分部分项清单列项明细、计算规则和相关规范建立第一个预算BIM以核对业主招标文件中提供的工程量等数据,做好投标报价策略分析;中标签订合同后,建企项目部根据确定的施工图和图纸会审纪要对预算BIM进行细化调整,以达到与图纸和业主方确认的相关规范一致的模型数据。在施工全过程中根据业主方、监理方签字确认的变更单、签证单、技术核定单、工程联系单等对预算BIM进行进一步的维护,并利用预算BIM数据的内容及时准确的调用分析,以满足月报,产值预计,过程结算的需要。通过对预算BIM动态维护,至工程项目竣工结算时,与业主方进行最终工程量的数据核对(通常BIM技术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水平和商务谈判能力将预算BIM数据调整到规范所规定的最上限)。预算BIM在项目全过程中保证了针对业主方数据的及时、准确和有利性,避免漏项和滞后。
施工BIM——成本。施工BIM(传统意义上成为“施工预算”)是在预算BIM的基础上根据现场施工方案,实际技术、建企自身规范、特殊工艺手法等在施工全过程中创建、维护、共享的BIM模型数据。从合同签订进场准备开始一直到竣工结束,施工BIM同样贯穿了整个项目管理全过程,是针对自身成本核算管理、分包班组结算、材料供应商结算的重要依据手段。
当前我国建企无论是国营、民营,直营、挂靠都采用劳务班组的方式进行现场的实际施工操作,企业人员不参与实际的生产活动中,而是作为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指导。因此,如果没有相关的操作规范条件下,劳务班组所用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都大同小异。针对施工BIM而言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通用性,根据管理用途不同,施工BIM作为项目管理的工具更偏重于现场实际操作所产生的数据,是施工指导的利器。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施工BIM通常是在同一项目的预算BIM基础上进行优化和细化,例如:大部分地区的楼梯混凝土量利用预算BIM是按照投影面积处理。而实际施工中砼计划用量就必须使用施工BIM进行体积量的测算。由上可知,施工BIM基于预算BIM创建完成后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调整维护。通常情况下预算BIM只考虑业主确认的或由于业主原因造成的变更。施工BIM在侧重于全面考虑现场情况,需要在预算BIM基础上添加由于施工方自己的失误所造成的变更,这部分工作量差异业主方是不予承认的,但是施工方在材料采购,工料分析时必须考虑。施工BIM更接近现场实际的特点还可以利用BIM的三维虚拟表现的优势在三维状态下进行施工指导,碰撞检测和图纸疑问分析。施工BIM提供及时、准确、贴近现场的“构件级”数据,为项目管理中的限额领料、材料计划、成本测算分析、资金计划、二次搬运、分包结算、供应商结算等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是支撑项目管理体系中数据管理的核心。
基于BIM的短周期多算对比
管理的支撑是数据,项目管理的基础就是工程基础数据的管理,及时、准确的获取相关工程数据就是项目管理的核心竞争力。预算BIM和施工BIM作为项目管理中“合同条线”与“施工条线”重要的数据支撑依据,为项目数据短周期的多算对比创造了可能。
鲁班咨询在建筑行业内提出项目管理中至高境界是“2套WBS系统、3个维度、8算对比”,而很多业内专家认为当前建企可以实现“1个维度、2算对比”(根据合同预算和实际发生之间的对比)已经很不错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由于工程项目个体单一、周期过长、数据海量等特点阻碍了各种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BIM的出现正是在建造阶段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技术手段。同一短周期时间点上,预算BIM是根据合同WBS系统快速、准确获取3个维度的数据,施工BIM是根据施工WBS系统快速、准确获取3个维度的数据。二者解决了8算对比中最难统计的3个计划数据(业主应当支付的已完进度款,业主尚未支付的剩余工程款和施工预计消耗),ERP系统中主要体现实际的发生情况:所获得的业主已付款项,已支付分包款项,实际已经发生的消耗等数据。BIM与ERP的结合真正实现项目管理中短周期的多算对比,也就真正通过数据管理解决项目利润流失的问题。
智能化时代
BIM技术作为建筑信息化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同样肩负着从“信息化”到“自动化”再到“智能化”的发展使命。从BIM到ERP,并完善对获取数据的分析功能是下一阶段建筑信息化和项目利润提升工具的发展重点。
目前鲁班软件与用友、金蝶、新中大等国内知名ERP厂商已签订战略合作,正尝试数据接口的打通,使数据进行无缝对接。鲁班的PDS系统已实现对各专业建造BIM的搜集汇总,并能对计划部分的BIM数据进行多工序多维度的多算对比,同时预留了ERP系统数据抓取的接口,努力推进建筑行业“自动化”进程。同时,鲁班等BIM厂商正着力研发BIM数据从“构件级”到“材料级”的产品,并将进度计划和协同管理进行融合对接,相信建企“智能化”的时代即将到来。
发表于《新鲁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