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导向还是当前建企普遍的经营理念。很多建企未能建立长远经营目标,更多着眼于企业近期的问题和利益。什么赚钱干什么,哪里赚钱去哪里。而信息化显然是建企一个长期战略的支撑体系,也无法小打小闹短时期搞好,没有长期战略也就没有了信息化的根本需求。信息化咸了面子工程,信息化投入就会严重不足,难以良性循环。同时信息化的组织就难以落实,办公室主任代职CIO比比皆是,追求的是特级资质审核过关。
正因企业的经营理念问题,企业的很多信息、数据不好见光,企业信息化就会是个问题。真要想搞好信息化:企业内部就会被透明化,甚至领导行为也会被透明化。不仅在内部透明化,甚至被外部透明化,集团总部、上级部门和主管部门很容易获知实情。要实现转型升级,要提升管理,就要搞好信息化。真要搞好信息化,要主动放弃很多过去的经营手法,这是一个考验。
一个必然的结果是提前拥抱透明、拥抱信息化的企业将获得信息技术的红利,企业内部的管理效率、利润水平,即成本控制能力将获得大幅提升,从而在竞争中领先一步。中国建企要成就干亿级的企业,必定要有一个干亿级管理支撑体系,信息化不达到高水平,是不可能打造出这样的支撑平台的。靠人管理、靠关系竞争力必难以高速持续发展,类似中铁建一个项目亏损41亿也难以绝对避免。
行业信息化的本质和规律认识提升
建企信息化规模实施,近年才开始,企业界、厂商和科研机构,有深度的研究甚少,成功的经验也少,失败的教训近年倒多了起来。总体上整个行业对建企信息化本质规律的认识还 相当肤浅,导致有的企业虽然已在巨额投入信息化,效果仍然不够理想,是信息化的方法论和次序出了严重的问题。
认识和研究建企信息化本质和规律需要复合型人才,对建筑业管理和IT技术都要有深入的研究,现在业内搞信息化还是单专业人才为主,学习和时间还较短,会有一个过程。
经营所需的市场数据(价格、供应商、产品)海量。收集和快速获得准确数据也十分困难。
产品不标准。每个工程(每件产品)不一样。制造业是大批量制造,再复杂的产品一次性将数据搞清即可。而工程项目管理师单件性,难度和工作量大为增加。
工艺不标准。每个工程施工流程相差很大,导致软件系统研发和成熟困难。
政府导向正确和行业标准建立
企业管理模式、项目管理模式,多种多样,十分复杂。什么样的管理标准和信息化标准是好的,现在尚难以具体量化。
对信息化研究不多,也不太重视的建企企业家被动做了信息化后,投入回报并不大时,其积极性受到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
造价方面的数据标准问题照样严重,同样地方主管部门设立与国家清单规范不兼容的地方标准,联合软件公司按地区垄断。产品编码、供应商编码没有全国统一标准,各大企业自行在编制,重复投八严重,且数据互相不兼容。
先进技术普及和深入应用
由于充分诠释了建筑业信息化的本质和规律,决定了BIM技术在建筑业信息化中的地位,从而被国际工程界公认为建筑业生产力革命性技术。BIM技术的普及和深入应用程度与建企信息化密切相关。比如BIM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将使核心业务的信息化产生真正突破。
BIM技术真正做到将工程数据细化到构件级(即建筑的DNA),形成一个4D关联数据库,从而把项目全过程管理所需的数据管理起来,从而随时可快速、正确获取支撑管理所需和ERP数据分析所需的基础数据。
同时BIM技术彻底改变了项目管理的协同能力。由过去点对点、2D的低效、易出错的协同模式进化到由一个实时、准确、信息完整的4D数据中心主导的协同模式,信息局步和工作协同相当高效,减少误差。
软件厂商的客户价值理念和创新能力提升
同时软件厂商缺乏对行业和工程管理相结合的领军人物,系统的设计缺乏前瞻性,和企业一起摸着石头过河,系统的进步较为缓慢。
软件厂商的创新能力同样表现在自身企业的转型升级上,定服务转型和互联网转型需要加速。现有的商业模式,无论是ERP厂商还是原先的单机软件(造价、算量)厂商,都面临可持续发展的难题,盗版问题、老用户收费都需要更好的技术模式和商业模式转型,才能有更多资源投入,企业才能良性发展。
<span style="font-family: SimSun; font-size: 14px;" 12px\\\\\\\\\\\\\\\\\\\\\\\\\\\\\\\\"="">发表于《施工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