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转向赢利能力

文|杨宝明 博士 上海鲁班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首席顾问

我国建筑业呈现规模不经济的规律,市场环境的变化迫使建企的生存方式和竞争方式必须从规模竞争转到赢利能力竞争上来。

一、国内建企当前发展模式

国内建企前十余年的发展模式着眼于做大,注重规模上的竞争,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品牌竞争的需要,要有品牌须拿特级资质,拿特级资质须有产值规模。当时上海建工集团底下有几个子公司的合并重组,应有这方面的考虑。在上规模的过程中,人力资源跟不上,很多大型建企就靠双包和挂靠完成产值;二是项目赢利还不太难,定额计价模式让结算价保持较高水平;三是做大的企业家雄心使然。这是中国企业家主流心态,在遭受不断挫折后,有很多企业家已在做出调整。

二、问题与挑战

统计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建筑业呈现规模不经济的规律,大型建企比中小企业差,小企业比个人包工头利润率低,这应该是不正常的。建筑业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等都有集约化经营的巨大优势,反而是规模不经济,这一定是有问题的。

  前十年太注重规模的发展模式,因为市场环境的变化,已遇到非常大的麻烦。赢利减少、亏损增加、投标竞争力下降。市场环境有了以下几大变化:一是以清单计价模式取代定额计价,意味中国建筑业真正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合理低价中标的游戏规则使工程项目中标价格大幅趋低。谁能以更低的价格做好工程,谁就有更大的竞争力。最近了解到一些定额模式竞争力极强的民营建企最近的投标屡战屡败,就是价格下不来,而实质上内部可挖潜的空间还很大;二是经济危机的影响,上游业主加强对造价控制,审价收紧。二次经营难了,须转向内部挖潜,提升成本控制能力,精细化管理;三是规模扩张导致人力资源建设未能跟上,项目管理人员缺乏;四是社会金钱至上的主流价值观对项目团队建设的巨大影响;五是企业总部管控能力未能跟上规模要求。以上几个方面已使项目从轻松赢利到存在巨大的亏损风险。有的大型企业自营项目亏损率甚至高达50%以上,确实非常危险。

  这样情形迫使建企的生存方式和竞争方式必须从规模竞争转到赢利能力竞争上来。

  企业的发展最终靠赢利能力来支撑,而不是靠规模来支撑。历次经济危机(特别是本轮),包括非经济危机时期轰然倒塌的大型企业不胜枚举,其根本原因一般是赢利能力不足。近年国内大型建企的兼并重组多有发生,被兼并对象绝大部分是赢利能力差所致。当前形势,我们对经营策略若不足够重视,仍会重蹈覆辙,提升企业赢利能力,放弃对规模的追求已刻不容缓。

三、转型策略

应首先从控制规模下手,自身能力不足时,不应过分迷信规模的市场价值,练好内功,细水长流。最近某上市建企总裁要求各方下施工单位彻底放弃业绩指标,大规模缩减项目数量,以提升赢利为目标。

  提升赢利能力才是解决生存和竞争的王道。

  提升赢利能力建议建企主攻三大突破点:一是品牌定位战略。缩小业务范围,做强专业,而不是什么都做。放弃多元化思维,最专业的领域你可以高价拿单;二是企业文化建设。让项目管理团队具有高度的职业精神,而不是个人利益优先;三是通过信息化提升经营和成本管控能力,从而实现运营模式转变,使企业成本中心上移,发挥集约化经营的优势,这须依赖信息化手段的强大功能,改善总部获取数据的能力,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

发表于《项目利润之道》Ⅱ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