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于建筑业的“别有洞天”

| 卢旖娜 鲁班咨询 分析员

于建筑业而言,二维码“见物识物”的功能,会带来怎样一番“别有洞天”?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尤其是阿里巴巴、腾讯、新浪等互联网巨头对二维码的推广,“扫一扫”正在成为智能手机用户的必备时尚用语。腾讯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曾称“未来的互联网世界可能不需要域名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不需要注册网址,只需一个号码,扫一扫,即可获得所有的信息。

据了解,二维码高密度编码,信息容量大,可容纳多达1850个大写字母或2710个数字或1108个字节,或500多个汉字;可以把图片、声音、文字、签字、指纹等可以数字化的信息进行编码,用条码表示出来,可以表示多种语言文字、图像数据等;并且因穿孔、污损等引起局部损坏时,照样可以正确得到识读,损毁面积达50%仍可恢复信息,误码率不超过千万分之一……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存储、传递和识别技术,二维码自诞生之日起就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关注。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不仅已将二维码技术应用于公安、外交、军事等部门对各类证件的管理,也将其应用于海关、税务等部门对各类报表和票据的管理,商业、交通运输等部门对商品及货物运输的管理、邮政部门对邮政包裹的管理、工业生产领域对工业生产线的自动化管理。

如此强大的功能,作为移动互联网重要的入口之一,二维码在传统企业和用户之间架起了一座互动桥梁。于建筑业而言,二维码“见物识物”的功能,又会带来怎样一番“别有洞天”?

实时掌控施工进度

PCPrefabricated Concrete,预制装配式建筑)是以工厂化生产的预制混凝土构件为主要构件,经装配、连接或结合部分现浇而成的建筑,其中预制构件大都实现了标准化。构件从加工到工地上进行组合拼装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在工厂中预制构件,第2阶段运输,第3阶段用起重机和其他施工机械将工厂化生产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在工地上进行组合拼装。

现阶段PC预制从加工—运输—施工都是独立存在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将这3个阶段放在同一平台上协同管理后又会怎样呢?

首先当构件在工厂制作加工时,可以将构件的生产厂家、大小、属性等信息录入到二维码中,工作人员通过扫描的形式,将实时监控、更新的构件的相关信息上传至云端。出厂运输时,运输人员通过扫描的形式对构件的运送信息等实时动态上传至云端,从而使施工单位从构件生产—运输—施工3个阶段全程在云端监控进展,安排工期事项。

目前,鲁班研发团队针对二维码的特研发出一项新的BIM应用,真正实现了大后台,小前端的应用。简单扫一扫,即可获悉该构件的工程量、材质、位置等关键信息。查看构件信息不再需要一台笨重的电脑,用户仅需携带智能手机打开iBan应用对准构件二维码扫描就能从服务器查询到对应该构件的信息。在良好的网络环境下扫描会自动获取服务器中的详细信息,在网络环境不良的情况下显示构件基本信息。后台上传的数据,通过BIM浏览器,前端即可看到该构件的详细信息。鲁班BIM浏览器(Luban BE)中每一个构件都会产生一个二维码,包含此构件的所有属性信息。 

协助平台运维管理

基于信息化监管平台,通过二维码,我们可以将施工过程中,整个建造过程中的所有资料、信息。例如项目名称、业主和审批单位、社会评价单位、环境评估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材料及设备供应商、各分项任务的负责人、项目的开工竣工时间、设计变更等,同时对各参建主体的任务和职责做全面而详细的注明,植入其中,实现“一扫即得”,从而提升资料查找的便捷性。

此外,在项目运维阶段,每一次的维护或更换老化、易产生故障的管线、设备,通过二维码的扫描,实时更新修复日期、项目、负责人等详细信息,做到真正的有理可循、有料可查。

提高行业监管能力

2014年中建三局在沈阳市皇姑区的建筑工地,利用扫描二维码传递工地信息,通过使用手机对准现场带有中国建筑标识的二维码一扫,显示项目的概况、建设进度、内部结构混凝土强度、钢筋型号、责任工长、工程的检测报告、房屋的结构信息等一系列相关信息,一方面让普通市民用二维码监督建设工程质量、了解项目的进展,另一方面实时监督项目有无不文明施工的行为,让施工监管完全可视化、透明化提升监管能力。

笔者由此想到了前些日子柴静在其《苍穹之下》所提到的建筑污染——施工工地扬尘,如果我们平时看见工程有不文明施工的现象,随时对准二维码扫一扫,即了解施工单位信息,随时反馈,也就真正做到了全民参与,全民监督,提高了行业监管的能力。

市场机制不健全 造假无从分辨

那么,有没有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对二维码的制作和应用进行监管呢?据了解,二维码的制作成本并不高,且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现仍处于“能印刷就能使用”的原始状态。一旦掌握了这种技术,就可以随意在二维码中嵌入各种信息,这也为一些构件、工程等信息的真实性埋下了相当大的隐患。

二维码只是一种信息编码方式,是“柳叶刀”还是“凶器”关键看掌握在谁手中。对二维码使用的监管缺失以及行业的低门槛才是其安全隐患的根源。对于监管部门来说,亟待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从信誉、认证入手,进一步规范市场发展环境,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