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才有未来

  文|杨宝明 博士 上海鲁班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首席顾问

让行业加快透明化,才能让行业良性发展。拥抱透明,重视信息技术应成为我们的价值观和强力行动。企业和企业家谁最先利用好信息技术,谁将在今后的产业竞争中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时轮飞转,转眼又迎来2011

2011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投资形势依然叫好声一片,建筑业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不会有太大悬念。

但新的一年和新的五年计划开局带给我们的并不都是欣喜,还有更多的挑战与压力。长年难以根治的恶性竞争、质量、安全、利润低下、工程款拖欠和农民工等问题并未得到缓解,近期施工事故依然不断。中铁建沙特轻轨项目一举亏损41.5亿,上海胶州路大火58人罹难,低级管理问题引发的灾难在天天拉网式检查情况下难以遏止。1116日,中铁建南京市内环西线南延工程项目,300吨钢梁倾覆,死亡7人;123日中铁大桥局承建的浙江嘉绍大桥,桥梁机断裂,死亡2人……

情况表明,高速发展的中国建筑业,工程实施能力正面临严峻挑战,已迎来巨大的人才危机和管理危机,还有更大的企业价值观危机。灾难越来越大,错误越来越低级,表明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工程正处在缺乏专业技能和经验,更缺乏合适价值观的相关利益人的管理之下,这无异于在火药桶旁点火烧烤。

当前,当局和管理部门应对之法还很传统——停工拉网式检查。在上海,由于胶州路大火灾难,大量工程几乎一个月不能正常施工,社会成本巨大,但长效管控仍未能找到方向。

众多行业专家、行业人士的大量分析,问题的根源不外乎制度缺乏、监管不力、企业唯利是图、管理能力缺乏。这些分析和建议已老调重弹了很多年,不是各路专家和行业人士说得不对,难题是始终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根本之法。在国外同行业和在国内其他行业行之有效的方法,放到中国建筑业的产业环境下都统统失灵了。如最低价招标法,在国外是最简单有效遏制政府工程腐败的方法,在中国却受到建筑企业家的一致排斥,政府部门也刻意回避;工程量清单计价法推出已七年,大家却安于定额招标法,同时大喊人工费亏大了;电子招投标同样如此,以反腐败之名却已然成为很多地方利益部门和个别软件公司的腐败工具。

事实表明,在中国建筑业现有产业环境下,好的制度很难设计出来,即便设计出来,也很难执行。典型例子是中国建筑业在招投标制度设计上已耗尽中国人的智慧,全国各地应有上千种招标方法,但现在串标围标更加严重了。造成产业发展困境的产业环境根源是:利益部门(利益集团)的利益保护和博弈、企业家经营理念的低层面停滞和行业的严重不透明。

中国建筑业近年的变革表明,前两点的改变难以寄予厚望。行业的严重不透明,作为行业问题最大的根源之一,最有可能先行改变,从而带动行业的进步,甚至革命,即建筑业的出路在于行业信息化。信息化技术(BIM、电子商务、SNS、互联网数据库等)有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推平行业,推动行业进步。

建筑业是国内最不透明的大行业了,巨大的产业规模下,加上不透明,出现了巨大的寻租空间。在企业家简单赚钱的理念,行业门槛始终低下的产业环境要素组合下,关系竞争就成为了绝对竞争力,混乱不堪、恶性竞争就成为不可避免的行业现状了。

行业不透明也给企业内部管控和项目管理也带来很大难题。管理失控,不得不以包代管,企业赢利低下,资源消耗和碳排放巨大。

让行业加快透明化,才能让行业良性发展,这一观念并不容易让行业人士和企业家接受。在建企企业家观念中,当下建企利润低下,赢利主要靠高估冒算,若这一块难于做手脚,企业赢利岂非难上加难?这种思维着眼于短期利益,未能洞察行业不透明的真相,即:企业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在黑甲方钱的时候,有更多的人(甚至是无数的人,包括自己的管理层、分包、供应商)在黑你的钱。你黑进来的,远不够被黑的。期间付出的效率损失、管理难度和工作量加大,更使企业和行业付出极大的代价。安于获取基于平均利润的“平民精神”,才能使我们获得更多利润和更持续的发展。

行业透明度的提升,将使行业当前的基于关系的竞争转向基于企业能力的竞争,从而加高行业门槛,阻挡有项目关系但没有专业能力的竞争者进入行业,减低恶性竞争。

笔者看好信息化技术力量改变中国建筑业的另一点原因是,它有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巨大力量。信息化技术已荡平了很多行业,建筑业难度最大,但照样会被推平。企业和企业家谁最先利用好信息技术,谁将在今后的产业竞争中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信息技术对建企必将是生存的问题,而不仅仅是提升效率和效益的事。

拥抱透明,重视信息技术应成为我们的价值观和强力行动。

事实上建筑业信息化的推进,同样不会一帆风顺,也受到行政垄断力量和不良价值观企业的抢食。利用地区性数据标准,制造地区性垄断,阻碍了行业信息化的进程,但至少仍然会比其它方面进步更快,这就是我们的信心所在。

谨此作文,祝愿我国建筑业在2011有更好地发展。

发表于《建筑时报》、《造价师》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