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股份?还是直营?
文|杨宝明 鲁班咨询 首席顾问
中国建筑企业要真正解决项目模式的问题,方向是提升企业对项目的信息对称能力,这才是向更高水平,向现代企业管理前进的方向。
承包制?还是直营制?行业在不断实践却依然困惑重重。
近期南通二建的项目股份制(项目公司化管理)成为行业热点,现场交流会与会600余人,不得不增加分会场,如此高的关注度侧面说明项目管理模式问题一直困扰着整个中国建筑行业。
观察行业近几年项目管理模式的变迁,莫衷一是。有的中小企业因承包制项目出现大问题,差点累及企业生存,而痛下决心取消承包制,向直营制转型;有的大中型企业,为了加快规模扩展,在加大双包项目力度。
项目管理模式的真相是什么?当前中国建企正确的选择又是什么?
经济学的解析并不复杂。项目管理模式选择是公司与项目间信息对称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企业为利益双方博弈的双赢(解决内部人控制),为达成利益目标一致,所设计的一种激励机制。
中国的内部承包制出自20多年前的制造业,改革开放初期的石家庄造纸厂的马胜利和浙江海宁衬衫厂的步鑫生。现在国内大型制造企业管理上“承包制”早已绝迹,这是管理技术手段和管理理论进步的必然。可叹的是中国建筑业管理水平还在初级状态,近20年来没有大的进步,甚至有退步。
在公司对项目有充分的信息对称能力的情况下,直营制才是企业制度的常态和合理方式,才是企业优势模式。承包制可能还是当前中国建筑业管理水平下最有效率的方式,但不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现代企业管理一定是直营制,大后台、小前端。事实上,发达国家的建筑业项目管理早已是这样的状态,绝少有中国的项目承包制和股份制模式。
这种情况是由建筑业本质——工程项目管理的复杂性所导致的。建筑业海量数据、协同的低效和高错误率一直没有适当的管理技术手段加以解决,中国建筑业的高速增长使得人才供应跟不上,加剧了这一困境。这带来项目与企业信息严重不对称,项目部具有极大的信息优势,而企业明显处于极度的弱势。此等情况下,企业为了达到管理的次优目的,让项目团队和企业在成本管理这一利益目标上尽可能保持一致,选择承包制和股份制就有一定合理性。
无论是承包制还是股份制,较多的是聚焦成本管理上解决尽可能的项目和公司利益冲突问题,但无法在成本、进度、质量和安全上各项重要的项目管理目标上解决二者的利益目标一致问题,有的项目严重的偷工减料就是此种模式的产物。有的项目成本问题巨大时,也将企业单方面全力承担,更要承担品牌方面的损失,这样的例子在行业内非常之多。另外,承包制、股份制无法实现集约化经营的优势,集中采购、集中资金运营、集团知识积累和人才资源的集中调配,种种集约化运营的优势无法发挥,而这些优势在行业竞争的高级阶段才是决定性,
股份制本质是承包制的一种改良,从个人(项目经理承包)改进到项目团队承包,本质上与个人承包制有特别大的区别,没有也不可能完全解决企业管项目的全部问题。
当然中国建筑业承包模式的盛行与企业扩张策略有关。当前中国工程项目带资垫资盛行,挂靠承包项目经理负责资金的筹借和项目的公关,承担的责任够大,责权利相对比较匹配,有其一定合理性。这相当于企业在整合行业资源加快扩展,当这只是行业高速增长期和行业初级阶段的较有利做法,不会是长期可持续的模式。
中国建筑企业要真正解决项目模式的问题,方向是提升企业对项目的信息对称能力,这才是向更高水平,向现代企业管理前进的方向。当前由于BIM技术和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成熟和提升,项目管理的管理技术瓶颈问题将得到解决。按经济学规律,足够信息对称能力的情况下,集约化的直营模式优势将远大于承包模式。
因此BIM技术应成为当前施工企业的必须战略,才能在后续的竞争中具备生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