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施工企业竞争格局

文|贺灵童  鲁班咨询 分析员


再亮的光环也无法掩盖一个真相——目前的中国建筑业是一个高度依赖外部要素投入拉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经营现状:效率低、收益差、负担重、竞争烈

2012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为13.53万亿元,同比增长15.6%,是近12年里增速最低的一年。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基本建设投资增幅下降的影响,2012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4676亿元,比上年增长2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0%,也是近10年来的最低水平。

目前建筑业占GDP的比重高达6.83%,建筑业吸纳了约4000万的从业人员,无论从GDP的贡献、就业容纳能力来看,建筑业都是无可争议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光环如此,也无法掩盖一个真相——目前的中国建筑业是一个高度依赖外部要素投入拉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现有政治和国民经济体制下,它高度依赖国家政策导向和宏观经济整体增长,行业整体表现为:效率低、收益差、负担重、竞争烈。

近些年,中国建筑业产值利润率一直在稳定增长,但增长至3.5%后一直在此处徘徊。尽管如此,20123.56%的产值利润率约为第二产业的一半;尽管如此,业内企业普遍认为这一数字虚高。真实的施工企业利润率应该在1%左右,即使代表优秀、高增长的上市建筑企业,利润率亦小于3.56%的行业平均水平。51家鲁班咨询重点观察的上市建企公布的年报显示,我国上市建企平均利润率仅有2.4%,甚至比2011年下滑了0.4个百分点。

历年中国建筑业产值利润率

产业结构:倒金字塔、行业集中度低

2011年,我国共有施工总承包企业40480家,专业承包企业31800家,劳务分包仅有6443家,形成了倒金字塔型,与国际上通行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体系大相径庭。我国建筑业目前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阻碍了建筑业各类资源效能水平的有效发挥,不利于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与发达国家建筑企业结构对比


特级资质重新就位后,我国拥有特级施工总承包企业仍有近260家,特级与一级总承包企业3000余家,整个总承包市场竞争激烈。而建筑业产业集中度低下,我国建筑业产业集中度从2003年至2010年产业集中度增长至20.4%2011年又回落至17.4%。套用日本著名产业经济学家植草益对市场结构的划分,我国的建筑业属于分散竞争型,处于过度竞争状态。相比下,2009年中国前五家汽车企业销售占汽车销量逾七成,而日本建筑业的产业集中度在2007年就已经达到42.5%

竞争结构:整体过度、局部不足,五类竞争者

建筑行业的工程项目一般为房地产建设、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等,此类项目都具有规模较大,利润丰厚,企业资质要求较高等特点,甚至还有国家资本做后盾,而且由于建筑业产能严重过剩,建筑承包商的竞争压力较大,业主占据强势地位,使得建筑企业成为弱势群体,与业主地位不对称。

建筑行业的供应商主要指的是建筑业的上游产业钢铁、水泥、玻璃等建材的提供商。首先,由于这些上游产业占用的资金量较大,进入壁垒较高,所以供应商相对较少。其次,近几年建材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供应商面临的成本压力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供应商的数量。最后,随着资源的枯竭程度越来越高,像钢铁等上游原材料会越来越稀缺,资源的稀缺性必然会提高资源提供者的议价能力。

建筑业进入壁垒较低,大量的建设需求吸引大量的企业的进入,导致建筑业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和产品的同质化。虽然资质是重要的入场券,但挂靠、转包等方式的存在基本上绕开了资质的门槛,这极大的增加了交易成本,而且造成监管漏洞,增加风险。

从房屋建筑来看,目前,替代产品威胁主要来自于钢结构建筑和绿色环保建筑对传统建筑的冲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意识的增强和节能环保理念的加深,钢结构建筑和绿色环保类建筑产品将逐渐取代传统建筑。建筑工业化的兴起,意味着传统建筑生产方式的变革。

从整个行业的竞争来看,由于大多数企业以相似的管理模式经营着相似的业务,为了释放自身生产能力,各建筑企业竞相压价、恶性让利,容易形成过度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现象。另外,建筑业信用评估方面的立法尚无,失信惩戒和社会监督机制还未形成,部分建设单位不讲信用甚至钻法律和合同的空子,故意以苛求质量等方式拖欠工程款的现象仍然存在。总而言之,建筑行业的恶性竞争愈演愈烈,使得建筑市场的有序竞争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由此导致的副作用也十分明显,工程建设领域向来是腐败高发区,豆腐渣工程已经不再是新闻,天价招待费、欠薪、三角债等等也是不绝于耳。

整个建筑业市场整体处于过度竞争状态,尤其是工程数量较大、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的普通房屋工程领域,行业内规模相当、业务相类似、管理类似的企业的同类同质竞争,竞争最为激烈;而局部市场因存在着较大的技术壁垒或政策性壁垒,则表现出竞争不足,尤其是在水利、铁路、能源等部门。

波特的五力竞争模型是很好的行业分析工具,可以 发现,在行业中建筑企业地位弱势,行业内部竞争激烈。但一个奇怪的趋势是,虽然我国建筑企业竞争如此惨烈,普遍利润率低下甚至在盈亏线徘徊,施工企业老总普遍叫嚣日子难过,但真正倒闭的施工企业却少之又少。虽然企业数量的总量有所减少,但减少的原因主要是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合并之后的整合效果如何,尚不得而之。

从企业规模和布局来看,我国建筑业市场存在着五类竞争者:央企巨头、江浙领军企业、区域龙头、外资巨头以及众多中小型建筑公司。

央企巨头: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建筑、中交建、中冶科工、中国水电属于我国建筑业的央企巨头,是中国工程建筑市场的领导者,基本上都入围世界500强,在国际承包市场上也有一席之地。除了中国建筑外,其他央企巨头基本盘踞着特定的行业部门,形成了较高的进入门槛。央企巨头的形成,是国有资质重组的结果,下属企业良莠不齐,内部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集团层面的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央企巨头们的业务遍布全国,早期追随国家的海外援建政策“走出去”,拥有一定的海外竞争力,综合实力较强。

江浙领军企业:南通二建、广厦建设、苏中建设等江浙领军企业。江苏和浙江是我国建筑业最大最强的两个省份,通过灵活的经营模式,规模迅速做大,同时较早布局全国,并逐步走向国际。这些企业具有极强的外向性,省外施工业务收入占全部业务收入的50%以上。随着行业的发展,迅速扩张依赖的项目承包制却成了新的瓶颈。

区域龙头:上海建工、广厦建设、北京四建等。这些企业有大型国有企业,也不乏优秀民营建筑集团,在所在区域具有绝对性优势,跨区域扩张也取得一定成果,依靠较好的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力,获取良好收益的同时,部分区域龙头成长为全国性龙头企业指日可待。但由于中国建筑业区域壁垒严重,区域龙头的形成有地方保护主义的因素,但未来发展的跨区域扩张仍也将面临同样的阻力。

外资建筑巨头:日本清水(Shimizu)、瑞典斯堪雅(Skanska)等。这些外资建筑业巨头在国内拥有代表处或公司,目前开始小规模开展业务,但以与国内公司合作项目居多。目前这些外资建筑企业对我国建筑业并不构成威胁,但随着WTO对建筑业的放开,这些外资建企巨头会凭借资本、技术、信息、装备等方面的优势,通过融投资与承建的联动,参与部分大型项目的竞争,抢占高端市场份额,主要着力点在设计和工程管理上,也就是总承包(EPC)和项目管理承包(MPC)层面。

众多中小建筑企业:我国有大量的中小建筑企业,主要为专业的劳务分包企业,依靠中国巨大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依靠价格战获取项目,生存困难。也有部分特色的专业承包企业,因为定位聚焦,发展迅速。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