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贺灵童 鲁班咨询 分析员
回首2011,盘点全年热点,圈点建筑业故事。
仿佛才是转瞬,2011的日历已经翻完,回首过去一年,大大小小的热点写成了2011的故事。2011,建筑业市场在CPI、房地产调控等因素的影响而承受较大的冲击,有保障房建设、基础设施投资的支持,建筑业依然在大步向前。增长同时,压力不减,只有不断改变才能长远发展。
铁路建设
2011年,铁道部很“热”,铁道部的曝光率无人能及。
新年伊始,“刘志军”案发掀开了“高铁秀”的开场;3月,京沪高铁审计报告出炉,未招标已开工合同额达44.46亿元,挪用达1.87亿元;5月,宁杭高铁工地惊现“瘦身钢筋”;7月,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7月23日,甬温特大铁路事故,40条鲜活的生命消逝;10月,“骗子承包厨子施工”的荒唐故事曝光;整个下半年,铁路建设资金链紧缺,多地铁路建设陷入“停工潮”……
新部长盛光祖的走马上任,中国铁路发展也发生了一些改变。3月,盛光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铁路部门希望并欢迎社会资本,包括民营企业加入中国铁路建设。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罗仁坚表示,“充分利用高铁大投资为市场服务,但不再一味追求高速度。降速、安全、去豪华等思路在盛光祖上任后变得更加明朗”。8月16日,中国的高速铁路开始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调减部分线路的列车运行速度。
随着社会对高铁的质疑声起,此前已经反复拔高的《铁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及《“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进行了新的调整,主要是压缩铁路建设规模和标准。2011年1~11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4916亿元,同比下降28.4%,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963亿元,同比下降34.7%。7月铁路建设投资出现较大滑坡,且自4月起, 铁路建设投资已低于去年同期水平,11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滑 45%,而基础建设投资更是下滑70%。
2011年,铁道部很“冷”,资金链短缺下,铁路基建步入冷冬。
2011年前11个月,铁路基建投资仅为3963亿元,全年铁路基建6000亿元投资计划落空已成定局。国家发改委批准铁道部2011年度的铁路建设债券发行规模为1000亿元,目前已经发行了三期共计700亿元,还剩300亿元额度。铁道部最近融资的2500亿元主要用于应付账款、工资发放和一些重点铁路建设项目,而不是全用于铁路基建投资。近期的铁路大中型建设项目部物资招标频现流标,其他单个铁路基建方面的招标也遇冷。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表示,由于担忧铁道部的资金能力,企业都不敢投标。而根据铁道部财务司公布的数据,铁道部及其运输企业2011年上半年盈利42.9亿元,总负债首破2万亿元,负债率为58.53%。
铁路基建何时才能回暖,回暖至何种程度,很大程度还要取决于国家对铁道部采取的救济措施。
保障房
一方面宏观调控限价限购,另一方面大面积建设保障房,国家期待两条腿实现住房供应,有效解决当前房价居高不下的问题。按国务院2011年3月要求,11月底前,2011年的1000万套保障房要全面开工。而据住建部数据显示,今年5月底,全国保障性住房开工340万套,但4个月后,全国保障房已开工986万套,已完成年度计划的98%,而截至2011年10月底,今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已达到1033.4万套,开工率为103%。
美丽的数字背后也存在着乱象无数?
据说,有些人是等着看保障房的“洋相”的。所以,当住建部公布全年开工数据后,三分之一的保障房被外界解读为“挖坑待建”时,他们心里说,果不其然。河北保定就是个好例子。2011年8月底,保定市保障房开工率即达115%,其速度之快,在河北省名列前茅。但当媒体记者历时数天调查后发现,保定市所称在建的3.4万套保障房,多数为企事业单位集资建房及城市危旧房改造,甚至有商品房被贴上“保障房”标签。以各种性质的房子充数的现象屡见不鲜。
除了开工率的数字,保障房建设资金的缺口一直被认为是保障房难以持续的主因。2011年要完成的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投资在1.3万亿元左右。其中,8000多亿元是通过社会机构投入和保障对象及其所在企业筹集来的;剩余的5000多亿元资金,将由中央政府和省级人民政府以及市县政府通过各种渠道来筹集。2011年中央财政已分批下达1522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但由于保障性安居工程所需资金数额巨大,如何保证资金落实到位仍然是严峻的挑战。国务院督查组在督查中就发现,一些地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资金尚未足额筹措到位。
迫于政府任务,窘于资金缺口,保障房是否沦为劣质工程?2011年一季度,广西住建厅督查通报称,全区部分保障性住房存在施工质量不高、安全隐患较多、质保资料缺失、管理人员缺席的现象。广西上思一廉租住宅楼工程,使用违规的“瘦身钢筋”,重量偏差达-40%。2011年5月24日至6月2日,河北省住建厅对全省保障性住房质量安全进行了执法监督检查。在检查的66项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71个单位工程中,共有11个项目的建设单位、施工和监理企业被通报批评。其中,7个工程的建设手续不齐全,占检查工程的10%。相信这只是保障房质量问题的九牛一毛。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十二五”3600万套,2011年1000万套的保障房建设规模是一个莫大的市场。由于保障房开发时间较长,且国家规定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利润率不超过3%,,但与建筑企业2~3%的利润率相比,保障房依然有获利的空间。虽然国家规定保障房建设的利润率不超过3%,但有知情人表示,在实际操作中一般项目的利润率能达到4~8%,而且承建保障房后,可以从地方政府处获得信贷、土地、税收等多种优惠条件,潜在附加利润较为可观。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贵林表示北京住总通过一体化、产业链式参与保障房建设的全过程,包括设计、开发投资、施工、物流以及后期的物业管理等,每个环节可以挣2%~3%的利润,加起来就可能达到10%的利润率。中国海外发展董事局主席孔庆平也坦言中海参建保障房核算的利润率在10%左右。无怪乎,中国建筑的目标是力争把市场份额扩大到全国市场的3%,成为中国最大的保障性住房投资建造商。
2011年1000万套保障房任务已提前完成,2012年保障房任务不那么艰巨,已下调至700万套,但按华创证券的估算,2012年中国保障房的投资额最低会在7000亿元。保障房建设依然是个很大的市场,只要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建筑企业定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信息化与BIM
2007年3月,住建部发布了《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等级标准》(建市[2007]72号),其中科技进步水平第⑤款规定了信息化的要求,掀起了国内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热潮。但此轮信息化建设并非由于建筑企业领导人对信息化的高度认识,也非当前业务发展对信息化的迫切需求,而是迫于资质管理的要求;而且相关软件企业对建筑企业管理的研究有所欠缺,系统还未成熟,因此此轮政策驱使下的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并不能尽如人意。
2011是特级资质考评年,也是对这一轮信息化建设的检查年度。信息化建设的艰辛,相信企业信息化人士是冷暖自知,至于信息化建设的成果,能自信拿得出手的还寥若星辰,关键是本轮信息化是参照制造业信息化的途径建设,未能发掘建筑业与制造业的本质区别。建筑产品不标准,流程不统一,单一产品的数据复杂且海量,各条线精细化管理所需、决策所需的基础数据不能及时准确地提供,这使得参照制造业建立的ERP系统如无源之水,数据不能有效流动。
BIM的出现对突破建筑企业信息化瓶颈起到了很好的作用。BIM的创建使得建筑物数字化、可视化,包含建筑物全面的数据,且这些数据可计量,所有项目团队成员都可以获取查询,并贯穿项目的全生命周期。BIM技术为建筑企业提供了一个非常渴望的可随时、快速、普遍访问到的最新、最可靠、准确的6D关联数据库。建筑业信息化的正确发展路径也豁然开朗。
住建部颁发的《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明确表明“十二五”建筑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就是“基本实现建筑企业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基于网络的协同工作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推动信息化标准建设,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的产业化,形成一批信息技术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建筑企业”,其中BIM就被提到了纲要性的位置。
如果说2010年是BIM元年,则2011是BIM急剧升温的一年。几乎一夜间大量BIM咨询公司如雨后春笋,所有建筑软件公司都标榜自己是BIM软件大军的重要一员;一年里,各类BIM相关培训、讲座层出不穷;建筑企业、房地产企业也纷纷将目光投向了BIM这个新生事物。潘石屹早将BIM标榜为SOHO的三大核心竞争力之一,引来设计院对BIM的学习热潮。上海中心这个国内在建最高大厦启用BIM进行全过程管理,无疑作为标杆性的项目推动了设计院、承包商、分包商对BIM的认识,而新开工的迪士尼项目也要求所有分包商必须使用BIM利用,2012如今承包商再不懂BIM为何物,是真的要OUT了。
相信《纲要》的实施、业界对BIM的认识加深将促使我国建筑业的信息化进入实质性的高速发展阶段,而建筑企业在信息化建设道路上还将继续前行。
人才荒
2011年开始不久,从东南沿海直至中西部,用工缺口连环出现。这场发生在春天里的用工荒,使得各地上演“抢人大战”。与往年不同,中西部地区也在劳动力的紧张中,开始了一场与东部制造业重地“留人”的角力。
农民工是我国建筑行业从事一线操作的主要力量,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报告中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从事建筑业的意愿在不断下滑,新生代农民工从事建筑业的仅有9.8%,是上一代农民工的1/3,照此速度发展,中国建筑工人可能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
除了一线的农民工,建筑业的技术工人、高素质的综合型、专业型人才也很稀缺,成为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瓶颈,甚至影响到建筑业的日常运营,技术工人出现断层、青黄不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匮乏的现象是屡见不鲜了。
建筑企业不仅面临人才缺失,更严峻的是还要面临人才流失严重的难题。流动率高的人才集中在工程管理和工程技术类,如项目经理、技术总监、造价师、土建工程师。这些职位都是建筑行业的核心职位、企业的骨干人才,尤其是项目经理是项目管理班子的核心,决定着承包工程项目的成败,他们的流失对于企业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随着近来通胀水平的不断提升,2011年初,江苏省宣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之后各地陆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从2011年7月1日起,北京、河南、深圳、陕西、安徽、海南等多个省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在20%以上。人才的缺失在、CPI的高涨,建筑业人工成本急速上升,2011年的通货膨胀更是加速了人工费用的上涨,2011年第三季度的人工费用同比增长14.8%,再创新高。人社部表示“十二五”期间要争取实现职工工资增长翻番,即年工资上涨幅度须达13%以上。
建筑业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直受益于“人口红利”。但随着人口结构的转变和劳动力价格的攀升,建筑业传统的运作模式必然遭受一定的冲击。施工企业必须认识到低廉的、无限的劳动力供应时代已经终结,一方面需要加大对人才的投入与培养,另一方面需要向管理要效益。通过提升对人才的战略重视,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建筑业劳动生产率;通过管理水平提升、组织结构优化,引入信息化技术等方式提升工作效率和管理协同效率,缓解人力资源不足的困境。
过冬
这个冬天来得有点早,尤其是对房地产企业。2011年可谓是房地产最严调控年,政府把所有你能想象到的、想象不到的调控“组合拳”纷纷亮出来,意在打压居高不下的楼市价格。房产拐点凸现已是不争的事实,2011年四季度对房产商而言已是寒风侵肌。
这个冬天比较冷,从房地产企业到建筑企业,一片萧条“冻人”。房地产业遭遇寒冬,而唇亡齿寒,建筑企业自然也是寒意逼人。
对于走建筑地产一体化的建筑企业,尽管建筑业务有较大的优势,但在房地产业仍属新兵、小将。这轮冬天的来袭势必导致房地产业的洗牌,这批新兵小将很有可能是第一批被洗掉的企业。
对于房建施工业务而言,反映最直接的将是新签合同额的下滑,而在建项目工程进度款回收困难,新签合同项目将遭遇停工或缓建状态。年关已至,房地产、建筑业面临支付高峰,而资金链的短缺将掐住了建筑商的咽喉,这个年关该如何安全度过?目前不少建筑企业在建项目进度款回收出现困难,有部分企业已经无法发出工资,听闻温州有建筑业巨头准备跑路,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进沪企业座谈会进行中,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年底农民工讨薪、上访、恶意停工推翻合同,怎么办?……
我国基础设施行业投资巨大,是否是个安全的避风港呢?2011年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1万亿,同比增长24.9%。与建筑业相关的房地产、铁路、公路、水利等细分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各异,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回落,铁路投资大幅下滑、交通投资低速增长,只有水利投资受国家政策影响保持高速增长。
更何况基础设施投资多依赖于地方债务平台,但地方债务透明度低,存在大量隐性债务,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表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共计107174.91亿元,这一债务总额占2010年GDP的1/4,超过当年全国财政收入。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中,2011年、2012年到期偿还的分别占24.49%和17.17%,即这两年地方债务有5.7亿元债务到期,偿债压力十分巨大。
政府偿债能力又过度依赖土地,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土地财政收入有限。2011年前三季度全国133个城市成交土地成交楼面价总体同比下跌15%,其中住宅用地楼面价格下跌9.3%。前三季度成交土地溢价率仅为13.4%,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水平,下降显著。10月住宅用地平均溢价率仅3%,再创年内新低。
由于偿债能力不足,一些地方政府只能通过举借新债偿还旧债,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逾期债务。2011年年中,还出现了云南高速公路建设融资平台近千亿贷款违约情况,地方融资平台违约风险初现。届时处于谈判劣势的建筑企业能从中分得多少羹,目前仍是个未知数。
这个冬天有点长,著名财经评论家叶檀表示,2011只是秋天,2012才是寒冬。但四季之所以有冬,在于历练与蕴藏,害虫被冻死,春苗却在积蕴力量等待春天。冬天为建筑企业敲响了警钟,已往接项目就能赚钱的日子已经远去,到了真正凭核心竞争力生存的时代了。短期内,建筑企业必须打赢这场“保卫现金流”的硬仗才能挺过眼前的难关,但要真正实现良性地长远发展,还要正确的战略引领与管理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