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鲁班咨询整理
“十一五”产业规模以逼近10万亿收官,“十二五”行业增速必将再创辉煌。然而,行业问题依然存在,转型升级的思路仍在迷茫之中,有待继续探索。机遇无限,取决于我们的选择
关键字一:产业制度
产业制度是全部产业环境中最大的一块,对改善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甚至越来越严重的产业问题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十一五”中安全质量和管理问题愈益严重,达到了全社会所不容的程度。仅2010的南京大爆炸、上海胶州路大火事件、中铁建沙特轻轨项目亏损41亿,就让行业和社会难以接受。比较严峻的现实是作为产业制度的建设者,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作用和公信力受到严重质疑,上海胶州路大火即是一个典型代表,政府部门参与了利益分包,裁判员、运动员一起兼了。
“十一五”期间主推的几项制度建设,如清单招投标、电子招投标系统、特级资质重新就位,都在各方利益博弈的影响下,甚至走向了初衷的反面。利益方博弈的情况相当复杂,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央企与地方国企、国企和民企使产业制度建设越来越割裂,地方主管部门画地为牢,自建标准愈演愈烈,电子招投标、清单计价莫不如此。
产业制度建设另一困境是行业内没有强力的、中立的研究机构在深入研究产业制度的设计,既适合中国国情,更能推动产业进步的制度安排并不容易看到,执行过程中更被各利益部门肢解、曲解得不成样子。
“十二五”在产业制度安排有哪些创新和有效执行,对“十二五”建筑业的发展仍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键字二: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一定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之一。在中国当前的产业环境下,我们在抱怨各级政府在产业制度建设不力的情况下,一定要反思企业家、企业自身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和推动力大小。
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在不理想的整体产业环境下,仍有很多产业已经进化到由大企业主导行业游戏规则了,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如家电连锁、房地产、家电制造、互联网等很多产业,还不包括几个行政垄断产业(移动通信、能源、交通等)。而建筑业几百亿、上千亿巨型企业已然不少,但对产业游戏规则的话语权仍很小,一个重要原因是除了产值规模和资质资源,大企业没有其他的核心竞争力了,项目管理水平与小企业、个体包工头也无太大区别。行业门槛太低,新进入者凭关系拿项目很容易进入,导致恶性竞争严重,产业集中度难以进一步提高,就只能永远处于恶性循环之中。
企业家精神在安全、质量、诚信经营的层面,更应是中坚力量,责无旁贷承担责任,这是职业良心之底线。重视不够,重要的是如何在自己和企业的掌控之中,真正改变不是在去公关的路上,就是在去救火的路上,这样一种生存和发展状态,真正从赚钱的境界上升到做品牌、做产业的境界,承担发展产业的责任。
“十二五”要发展好,企业家精神重塑必须被寄予厚望。
关键字三:信息化建设
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运用信息化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促进建筑业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与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2007年3月13日,住建部发布《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等级标准》(建市【2007】72号),其中科技进步水平第⑤款规定了信息化要求,并配套了 “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信息化评审表”,以及仍处于出台过程中的“考评细则”。2009年7月3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通知,原定于2010年3月起实施的施工企业特级资质新标准过渡期延长至2012年3月。
中国建筑行业信息化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也远落后于国内其他行业。新的特级资质标准对信息化的要求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建筑业的信息化建设,然而这种需求并非企业自身管理提升、利润最大化的驱动,更多的是行政力量的驱使。这也造成技术创新跟不上,技术创新的动力来自市场或者纯粹为了创新;而中国建筑软件市场又存在着无序竞争的现象,研发投入不足。需求与供给的双向缺陷造成了中国建筑业信息化的落后。
即使特级资质新标准过渡期延迟了两年,但信息化建设已是迫在眉睫,建筑企业需要加紧步伐,利用特级资质对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真正将信息化作为提高效率、节约成本、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
关键字四:转型升级
在气候变化、能源消耗量上升的巨大压力下,我们不仅要推动建筑和城市规划设计的全面创新,我们的产业也要跟着转型升级。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刻不容缓的大事。企业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转型升级是根本。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赢利能力、管理能力与创新能力都不能与产业规模相提并论。目前,建筑业仍处于粗放式管理,呈现高成本、高能耗、低效益的特点,节能减排压力巨大。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也是老调重谈,关键是要辨明转型升级到底路在何方。
落实到建筑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具体化为:提升建筑产品品质,提升信息化水平,提高建筑行业效益,减少碳排放,开拓国际承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关键字五:建筑企业竞争力
依托我国建筑业的规模飞速增长,我国建筑企业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这些发展主要体现在“量”的增长上,传统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没有实现“质”的飞跃。虽然我国建筑技术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核心的项目管理能力却与十年前无多大差别。仅以基础的工程量为例,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甚至还有大量施工单位停留在手工计算的阶段。
改变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实现“质”的增长是“十二五”期间建筑企业的关键任务。 要实现这一转变,建筑企业必须将战略重点从关系竞争转移到内部核心能力的建设上来,在品牌、技术、资金运营、采购、成本控制等方面建立竞争优势。同时,各级主管部门需要大力扶持,建立透明开放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实现建筑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关键字六:节能减排
2008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是4.6万吨油当量/亿美元,是德国的5.8倍,印度的1.3倍;2007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世界总体的1/4,是世界当之无愧的老大。在全球气候大会上,各国代表纷纷剑指中国,中国被迫作出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中国建筑业作为资源能源消耗与碳排放最大的产业必然处在漩涡中心,节能减排压力巨大。
环保部“十二五”规划已经初步拟订了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COD)的总量控制目标。到2015年,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将比2010年减少10%,而COD的排放总量将比2010年减少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十二五”期间将开征环保税。
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求北方城市所有集中供热的新建建筑和完成改造的既有建筑,都必须按用热量计价收费,力争2011年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超过97%,有条件的地区要执行65%节能设计标准。
2011年1月1日起,《上海市建筑节能条例》开始施行。民用建筑投资项目需要审查建筑节能专项内容,若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不予审查通过,已审批的民用建筑建设项目设计方案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不予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011年1月1日起,厦门新建、改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其设计方案要先通过节能审查,否则将无法获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
关键字七:建筑安全
2009年是国务院确立的“安全生产年”,并出台了安全生产“三项行动”、“三项建设”,2010年,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通知》。然而,“十一五”期间,建筑安全事故层出不穷。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通报的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情况,2010年全国共发生建筑生产安全事故463起、死亡684人,其中较大事故28起、死亡122人,同比增长33%和34%。
建筑安全事故不仅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国家也出台了相应政策来提高建筑违法施工成本。2010年年底,人力社保部对新《工伤保险条例》的三部配套规章公开征集意见:
新《工伤保险条例》缩短了工伤认定时间;
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造成死亡的,按照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0倍支付一次性赔偿金,并按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0倍支付丧葬补助等其他赔偿金。
新《部分行业企业工伤保险费缴纳办法》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实行以建筑施工项目为单位,按照项目工程总造价或建筑面积折算工程总造价的一定比例,计算缴纳工伤保险费。
不让政策及检查流于形式,关键在于执行得力。建筑企业需要加强企业公民责任与正确的价值观,明确责任、强化监管、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而各地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法制体制建设与执行,将建筑事故减至最少。
关键字八:工程质量
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介绍我国建筑的平均寿命只有25~30年,与英国建筑132年的平均寿命相差甚远。建筑质量是影响我国建筑短命的重要因素之一。竹签钢筋、瘦身钢筋、央视大火被曝保温板不合格等新闻轮番轰炸着人们的神经;新西兰南岛发生7.1级地震,而房屋鲜有倒塌,死亡人数为零,汶川地震,一些县城全部毁灭,死亡六万余人,差距之大令人汗颜……
建筑关系到人民的安居乐业,是一项民生工程,建筑质量必须承载生命之重。相关企业部门必须提升对人民生命安全负责的责任感,从设计、施工、监管等过程严把质量关,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比良心更重要的是制度,相关部门需要完善建筑质量监督机制与相关的法律体系,为建筑业提供一个更健康的行业环境。
发表于《新鲁班》、《建筑时报》